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7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倍和2.5倍。其中,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6萬輛和20.6萬輛,同比增長1.6倍和1.8倍,繼續刷新當月歷史記錄。
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之快,引起外媒廣泛關注。有外媒稱,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獨領風騷,領跑全球。
科技巨頭加盟研發
蔚來汽車宣布計劃將換電站和充電站網絡擴大到中國北方服務欠缺的地區;初創企業小鵬汽車,展示了其激光雷達自動駕駛功能;北汽集團旗下高端品牌極狐聯手華為,推出首款轎車阿爾法S……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上,中國廠商推出的眾多新能源車型以及發布的一系列新消息,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
英國《金融時報》稱,這些中國廠商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之一。報道稱,國產品牌在中國年輕消費者中越來越受歡迎,這些消費者更愿意購買國產汽車,而吉利、蔚來和小鵬等行業領先的中國車企正在利用他們的技術,吸引消費者的興趣。
彭博社指出,電動汽車和智能駕駛技術無疑是上海車展的重要主題,從初創企業到盛名的汽車制造商,所有人都在為更清潔的交通投入資金。
不少外媒還注意到,除了車企之外,多家中國科技企業也正大舉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由于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研發不斷取得進展,中國科技企業紛紛參與到電動汽車的開發中來,電動汽車市場進入大競爭時代。例如,華為公司雖然不生產自有品牌汽車,但展示了自動駕駛平臺;百度公司希望通過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合作,來生產電動汽車;智能手機巨頭小米公司宣布,今后10年將斥資100億美元,參與電動汽車制造。
龐大市場充滿機遇
吸引外媒眼球的,不只有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還有充滿潛力的廣闊市場。
韓媒近日報道稱,根據統計數據,3月在中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超過20萬輛,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突破了10%。報道引述業內人士評價稱,這與2010年智能手機銷量超過手機總銷量10%的情況類似,新能源汽車比重超過10%是一個市場轉折點,具有重大意義。
德新社報道稱,多位專家估測,中國汽車市場今年將有6%或更多的增長,電動汽車的增長將尤為強勁。
《金融時報》指出,過去一年來,電動汽車行業日趨成熟。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車企相繼推出旨在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新技術、新車型,這也有助于中國實現其目標,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該報指出,如今驅動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由對小型車的政府補貼逐漸轉為消費者希望購買更大、更昂貴的汽車的愿望。3月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未來半年有購車意向的中國潛在客戶中,半數以上的人表示會選擇國產品牌。